首 页 政务公开 政策法规 康复服务 教育就业 宣传文体 组联维权
当前位置:关于我们 >> 电子杂志 >> 详细内容
 
 


北京之旅

发表时间:2011/9/29 16:19:10

编者按: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前夕,番禺区残疾人联合会组织了五个残疾人专门协会的残疾人代表,各镇街残联专职委员共32人乘飞机、游首都、登长城,展开为期5天的“红色之旅”,让残疾人朋友和为残疾人服务的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好好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5天时间里,他们慢慢地游走、静静地感受、细细的聆听、轻轻地触摸,行进在历史与现实之间,通过现代化无障碍设施带来的便捷,零距离地接近和感受到故宫的魅力;观看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瞻仰了毛主席遗容;参观了奥运会场馆鸟巢、水立方、奥林匹克公园;登八达岭长城做了一回“好汉”。残疾人朋友们兴奋不已,而今不再是过去在影视作品中对故宫而遐想,看高台而抱憾,读历史而神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们有些第一次离开故乡番禺,有些第一次坐飞机、有些故地重游,百般滋味各有体会。风光无限好,且行且珍惜,他们要把游历的故事和心得体会诉说与大家。

 

 

我登长城做好汉


    6月25日,作为番禺区盲人协会代表,我与其他残疾人协会代表以及残疾人工作者一同踏上北京的旅程,展开了为期五天的爱国主义教育之旅。 
    在30多人的队伍中,我是唯一一位盲人,虽然无法将景色直接映入眼帘,但我可以用耳朵去聆听,用双手去触摸,用心去细细感受。短短的五天里,我经历了人生中的很多“第一次”,如:第一次以盲协代表身份去北京,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登上长城,第一次……

奇妙的飞行体验

    旅程的第一步——坐飞机,令我感受颇深,现在回想起来,好像就是昨晚的事情。其实,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 
    登机的时候是晚上。那天天气特别好,微风拂面,令人神清气爽。一路上,大家的心情也很好,甚至有点迫不及待。 
    在起飞前,我听到广播说要关掉手机,一种隔离感蓦然涌上心头:我难道要与世隔绝了?当时还真有点不知所措。坐在飞机柔软的座椅上,空姐温柔甜美的声音传来,马上就要起飞啦!我既兴奋又紧张。我感觉到飞机一开始是平稳滑行,突然间一个无形的力从后面猛推,飞机在我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起飞。当飞机起飞往上猛地一冲时,我还真的有点本能的害怕,我下意识地抓紧扶手。坐在我旁边的残联工作人员拍拍我的肩膀,帮我放松心情。 
    飞上天的一瞬间感觉很奇妙,全身飘飘然,只在梦里有过。 
    两个半小时的旅程,前后有半个小时似乎都在颠簸中度过。中间的一个半小时很平稳,就像坐车一样,只是偶尔碰上气流时的少许震动,还有空姐要送餐的时候,我才真正相信,自己此刻确实是在天上飞着。 
    在天空中,我能感觉到,飞机在一次次地调整飞行姿态。现代科技真是发达,飞机的每一次调整,其实都是驾驶员对机上乘客安全的保障。虽然我看不见,但是还是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便捷和平安。 
    整个飞行过程我是在紧张、惬意、遐想中度过的,我想这必将成为我永远念起的一段经历。

十年之后故地重游

    北京,我又来了。 
    这是我以盲协代表身份第一次到北京参观学习,但却不是第一次去北京。2000年的时候,我曾在北京工作了几个月,当时年轻气盛,怀揣着梦想到首都闯荡,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已是名副其实的新番禺人,相隔十年故地重游,一切既熟悉又陌生。 
    一下飞机,周围响起了地道的北京话,感觉特别亲切,好像回到了家乡一样。 
    我是陕西人,10年前来到番禺,现在自己开了一间盲人按摩所,也是高级盲人按摩技师。尽管早已熟悉了南方的生活环境,但当听到与家乡话相近的北京方言,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一路上,我甚至一度成了翻译,北京方言我基本都能听懂,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缠着我,让我给他们解释。

登长城做好汉

    如果要问我这次北京之行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哪里,我可要好好想一想。故宫和毛主席纪念堂,十年前来过,感觉现在比以前更加肃静,一进去就能明显得感觉到那种历史厚重感,眼前浮现出朝代更迭的画面,让人感慨万千。但是,最难忘的应该是登万里长城,只有真正站在长城上面,迎着扑面而来的风,摸着城墙上的砖块,才能真正感受到长城的雄伟壮观和历史沧桑。 
    我们先是乘缆车上到接近长城顶端的地方,然后下来步行。同行的朋友告诉我现在到了“好汉坡”,我们身后就有毛主席题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石碑。我不知道主席是在何种心情下发出这样感慨的,然而,就在我登上“好汉坡”的那一刻,却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豪气,一种霸气,一种好汉的热血沸腾。导游介绍说,放眼看去,逶迤蜿蜒的“长龙”无限延伸着,远处的山峰层峦叠嶂,气势磅礴,我在想,与其说这些是山峰,不如说是一个个海浪,而此时的人潮鼎沸,恰恰就是波涛声吧。 
    出于安全考虑,大伙都不让我继续往上走,可我不想在原地驻足,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站在长城上。虽然通过有关的故事对长城有了一定的印象,但是真正身临其境,感受真的很不一样。我试图将以往对长城的认识和此刻的感受对接,根据导游和同伴的描述,景色都能对应上,不过我非直观的体验却是另一番意境。 
    我站在长城上,借着盲杖,从这头一步步走到那头,试图用脚步去丈量一下长城有多宽,我发现,长城比我想象中宽得多。我又扶着城墙,轻轻摸着每块石头,长城的砖头比我们平时建房子用的大得多,我把双手抬得最高放在城墙上,还掂起脚,好像都没有够到顶,于是我就把盲杖调到最长,试着去探城墙最高处,而我又发现,长城比我想象中还要高。 
    当时我特别激动,我甚至把脸轻轻贴在城墙的砖块上,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尽是古往今来的帝王将相、戍边士卒和文人墨客。我心中涌起一股想在长城脚下哭一把,在长城上歌一曲的冲动。 
    从北京回来后,我在日记上写下了很多感想,我觉得自己好幸福,以前很多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都实现了。我感叹于区残联的组织能力,能把我们这支特殊的队伍带到“千里之外”,又平安地带回来,无疑需要很强的策划力和执行力。也许很多人认为盲人旅行很不可思议,其实不是的,因为是盲人,我们反而拥有更多双“眼睛”,反而能“看到”更多东西,我希望盲人朋友跟我一样,多走出家门,多去外面走走、“看看”,你将会受益无穷。

 

卢广雄登上了长城

 

    卢广雄,已过而立之年,来番禺十年有余,现开办健桥盲人按摩所,任我区盲人协会副主席。为人乐观,性格开朗,喜好文艺,积极参加残疾人文艺活动,在广州亚残运会第三站火炬传递中担任了火炬手。